——观《清流毒——云南在行动》有感
1月11日,反腐警示专题片《清流毒——云南在行动》第一集正式播出,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人员,我准时收看了这部“开年大餐”。
“云南干部队伍搞坏从白恩培开始,但根子是秦光荣。为什么呢?最早给云南分帮派的,是秦光荣。”影片开头,“政治掮客”苏洪波如是说。苏洪波的话揭示了过去一段时间云南的政治生态。作为一名党的干部,首先应该树立的是“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”的坚定信念,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。但秦光荣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后,不仅没有肃清白恩培在云南“玩了十年,贪了十年,耽误了云南十年”的恶劣影响,反而用唯圈、唯亲、唯利的腐败行为,直接造成一些干部信奉“圈子文化”,整天琢磨该如何拉关系、找靠山、抱大腿,这给云南省的政治生态带来的是“源头式”污染。
一名党员干部,尤其是身处要职的干部,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诱惑的袭扰。这种“诱惑”也许是金钱,也许是所谓的政治资源,更有可能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“小恩小惠”。如何在其中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正是考验我们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一种试金石。影片中出现的龙雪飞、许雷、张朝德、姜兴林等攀附秦光荣的一批干部,正是在利益面前丢失了信仰,背离了初心、忘却了使命,最终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,从政治上的蜕化变质走向生活上的腐化堕落、精神上的空虚颓废。
影片结束,我感触良多:如果党员干部恃权轻法,逾越法律红线;作风漂浮,打破纪律防线;生活奢靡,失守道德底线,不敢对身边违纪违法行为说不,那么必将会走上人身依附的‘邪路’,拉拉扯扯的‘歪路’,投机取巧的‘小路’。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人员,在肃清流毒影响的大局中,不能作为‘局外人’,我们必须按照党章赋予职责,做到每一项工作,认真履职尽责,告诫更多党员干部在工作、生活中防微杜渐,为打赢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。(猴桥镇纪委 郑超)